喜歡說“差不多”
早在1920年時,胡適先生就預言了這么一群人。這一群人有個共同的口頭禪:“凡事只要差不多就好了,何必太精明呢?”
胡適先生為他們取了名字,就叫做差不多先生。在將近100年后的今天,差不多先生也依然存在。
差不多先生和認真先生,畢業(yè)后進了同一家公司。差不多先生發(fā)現有些人每天都在混日子,也照樣拿著同樣的工資時,他開始動搖了。既然大家都拿著一樣的薪水,為什么我還要那么拼呢?
差不多先生,于是就凡事做個差不多,能蒙混過關就可以;
認真先生做每一件事情都十分認真,執(zhí)著細節(jié)、死磕到底。
當然,前者注定是碌碌無為,后者成為了職場里那一類光鮮亮麗的人。這是當下職場的真實寫照,是兩類人、兩種選擇后的兩個結局。
有時候,你覺得凡事差不多,怎么樣都行,實際上,只是因為你不行。
因為你沒有樹立自己的認知,沒有能說服你行動的勇氣,沒有與之匹配的能力。
看到過一句話:如果一個人在自己的心里常常暗示自己對某件事沒辦法做好,做到差不多就可以了,那么這種心理會奪走他往上再走一步的成功機會,甚至最終會毀掉自己。
喜歡說“差不多”,便是一個人走向失敗第一個跡象。
▼點擊下方圖片,破局職場困惑▼
沉浸于“舒適區(qū)”
很多人都聽說過闖王李自成失天下的故事。
李自成攻入京城后,以為天下既定,大功告成,就開始和手下們貪圖享樂,夜夜笙歌。
可是好日子沒過多久,敵人就卷土重來,起義軍早就喪失了當初的熱血,最后敗得不可收拾。
這也恰恰印證了孟子先生的那句話:“生于憂患,而死于安樂也?!?/span>
而在今天,仍有不少年輕人,如同溫水里的青蛙一樣,對生活環(huán)境習以為常,迷戀溫水里的舒適,不愿意主動跳出改變。
最終,只好被那逐漸升溫的水給毀掉。
心理學上有一個名詞,叫“花盆效應”。它指的是人如果在舒適的“花盆”中待久了,就會不思進取、安于現狀。
我們的生活圈,就是那個花盆,就是那容器里的溫水。由于趨利避害的本能,我們習慣性地待在原地,把按部就班的生活慢慢磨成了自身的舒適區(qū)。
若總是處在自己的花盆之中,那我們所能看見的世界,終將被我們的現實束縛。
心理學研究將人對于外部世界的認識,分為三個區(qū)域:舒適區(qū)、學習區(qū)和恐慌區(qū)。
研究表明,只有在“學習區(qū)”內做事,不斷地學習和嘗試,我們才會進步。因為在舒適區(qū)里,很多時候,除了舒適,一無所有。
沉浸在舒適區(qū),固步自封、不思進取,便是一個人走向失敗第二個跡象。
開始不自律
王小波說過,人的一切痛苦,本質上都是對自己無能的憤怒。因為不夠自律,所以我們才會經常懊悔和嘆氣。
我有一個玩得特別好的朋友,他和我一樣,喜歡寫一些東西。我們都希望有一天,能夠出版自己的書籍。去年,他家里出了一些事故,消極低沉了一段時間。我很擔心他會因此走不出來,擔心他會選擇放棄寫作這條路。
可他挺過來了。他從那悲痛中走出,像涅槃而生的鳳凰,經歷苦痛,卻將其化為力量。
那一刻我就覺得,憑著他的心性,將來必能有所成就。可悲哀的是,他熬過了鬼門關,卻敗給了自己的不自律。
他在朋友的誘導下,玩起了王者榮耀、刷起了抖音。開始以為自己能控制住娛樂的時間,可到后來,才發(fā)現高估了自己。
等到察覺時,已經深陷其中,無法自拔了。他在游戲里成了王者,在生活里卻慢慢變成了青銅。為什么我們能熬過痛苦,卻熬不過誘惑?因為,痛苦熬一會就會過去,而誘惑,卻會越熬越有吸引力。
高爾基曾說:“哪怕對自己有一點小小的克制,也會使人變得強而有力。”
正是缺了那么一丁點的克制,我們才被慢慢地毀滅。有的人叫囂著自己要拿獎學金,卻經常逃課,通宵游戲;
有的人嚷嚷著要減肥,辦了健身卡,卻依舊胡吃海喝,絲毫不收斂自己的食欲;
有的人說好明天早起,今晚卻依舊刷抖音微博到深夜才睡;
我們常常立下目標,可離目標也永遠都是那么一段距離。
因為不自律,我們已經慢慢被生活腐蝕,在不知不覺中,使得當下成為了生活的常態(tài)。這不自律,便是一個人走向失敗第三個跡象。
35歲后,拿什么資本才能活得不狼狽
把你帶到今天這個位置的能力,并不能把你帶到明天。
在職場,你不學著改變和成長,將很難獲得發(fā)展,而且比晉升更無力、更災難的是中年失業(yè)。
看過一則新聞,一個曾經在華爾街工作的精英男性,因為裁員而不得不脖子上掛著牌子,站在大街上推銷自己,讓人心酸不已。
(失業(yè)銀行家”珀斯基掛牌子在紐約街頭推銷自己)
人到中年,年薪百萬,事業(yè)有成,貸款買了大房子,買了不錯的車子,送孩子去了每月5000的幼兒園,歲月靜好。本以為35歲能實現財務自由,結果35歲迎來失業(yè)。歲月靜好立馬潰不成軍。
哪怕你在華為工作也不例外,曾經一篇新聞:華為34歲以上員工為什么要被清除?在不少中年人心里埋下了恐慌的種子。
究其原因,一旦你停止成長,無論你已經站到了什么位置,列車的慣性和緊跟列車的人,都會把你甩下車。
職場低谷的表現
隱藏著你的發(fā)展上限
面對職業(yè)生涯的瓶頸期到底如何破解逆襲?他的故事也許能給你答案。
近兩年最火的“讀書人”樊登說,他在央視時,曾經有一個明顯的職業(yè)低谷期。
當時,傳統媒體的勢能已顯頹勢,欄目數量縮減,相應地,策劃通過的幾率就被降到很低。當時,他接連策劃提案被斃,于是他突然閑下來了。?
閑下來之后,他沒有焦慮發(fā)瘋,沒有走穴賺外快,而是決定靜心讀書。他找了幾乎所有版本的《論語》,每本都通讀幾遍,比較各家注解的差異,漸漸地形成了自己的一套理解。
當他熟背《論語》以后,再去看西方的一些書,突然發(fā)現相互之間竟然都是通的。于是,他迫不及待地和人分享這些發(fā)現。
2013年,樊登創(chuàng)立樊登讀書。目前為止,樊登讀書集團,除樊登讀書外,還擁有七家子公司。 樊登自己都沒想到,職場低谷期養(yǎng)成的閱讀習慣,他開創(chuàng)了職業(yè)新境界,影響千萬國人。
我們需要不斷讀書,才能清醒地認知到自己停滯在職業(yè)適應期。
信息來源:WPS稻殼兒